2009年2月10日 星期二

感受台湾文创产业新突破,开创草原文化新局面










我的家乡美丽的草原内蒙古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高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今,我们的民族文化依然停滞在传统的模式上,甚至有些地方失去了自己的母语,这无非给我们给我们打下了警钟,如果我们还不采取措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文化,将要面临灭亡,这对我们作为草原儿女来讲是一种悲哀。通过这几天在台湾的学习和实践当中,我带着思考,带着疑问去学习台湾文创产业的新突破, 台湾今天向世人展示的面貌足以象征台湾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勇敢,这时我不由的联想到我的家乡内蒙古,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文化如何探索走出自己属于自己的道路,台湾的文创产业进几年来迅速发展,有结合原有的科技优势,逐渐走向蓬勃发展,这正是给我们正好提供了很好的前进道路,他在启发着我们如何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去开创新的天地!
























参访完学学文创,我感受颇深,我看到了新的突破,另一种体现文化的新方式新感觉。感受到了学学文创团队强大的凝聚力,他们与国际接轨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思路深深吸引了我,他们引进国外的新课程新思路,结合当地情况进行改良,再呈现给大家。学学文创产业使用德国人设计的办公大楼和所有的办公用具就充分证明他们了要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决心!这样使学者在学习新奇思路与知识的同时不乏创新与开拓!这让我回想到了我们内蒙古草原文化命脉,是不是也可以与国际文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可以改良、创新,在同一个根上培育出更美丽的枝叶来!让大家可以在感受草原民族文化的过程中理会蒙古名族的情意,这将是我回去深思和探索的方向。
































台湾原住民命名文化虽视各族群迥异而有所差异,不过一般普遍自出生即实施其命名行为。与其他地区相同,他们认为尊重生命从尊重名字开始,也相当重视包含命名方式、规则、阶级象征的命名文化。台湾原住民命名文化不只是辨别符号,更代表着自我认同,而于已命名为主的族群认同中,名字虽非核心部份,却已命名背后象征意义,引领台湾原住民深入核心内部历史、渊源与情感,进而巩固族群力量。
  一般来说,台湾原著名的命名与族群、山川、部落等关系密切,且传延著祖先对土地的信仰与智慧所累积的命名法则,背后也涵盖台湾原住民各族群内在的生命史与价值观人口约有十万人的台湾原住民,其命名规则与台湾最普遍的汉姓命名方式大为不同,例如直系

亲属无相同姓氏的规则。
  又拿达悟族的“亲以子名”命名文化为例子:生父若把初生长子取名为“希·蓝波安”,则原本名字为“希·玛拉欧斯”的父亲,自己要改名为“夏曼·蓝波安”,母亲则改名为“希南·蓝波安”,祖父则须改名为“夏本·蓝波安”。这孩子的“希·蓝波安”名字,一直用到自己结婚生小孩为止,而结婚生小孩后,则依规则,全家族将依序改名。
  台湾各族名命规则释例说明约略如下:
  ·布农族:尤哈尼·伊斯卡卡夫特(名‧族群氏族名名称)
  ·邹族:Voyu e Yakumangana ne Paayai(名+e+族群氏族+ne+出生地)
  ·排湾族:利格拉乐·阿女乌(出生地住屋的名称+名)
  ·泰雅族:Pisui Ciyo(名+父名)
  ·达悟族:希·玛拉欧斯(未成年之人于名字之前加“希”+名)
  ·赛夏族:打赫史·达印·改摆刨(名字+生父名字+族群氏族名)
  ·阿美族:舒麦·卡照(外婆名字+名字(瞭望台的看守员))、马耀·谷木(名字+父名)、Difang na Tuwana' Pawtawan(自己的名字+na+世系群名+氏族名)
 台湾原住民文化首遭全面性危机,在于1943年于台湾全面推动的皇民化运动,台湾总督府制定;大规模以日文“译音”为主的命名方式,推翻传统原住民命名文化,造成该文化严重断层并产生族群认同危机。
  随后,大规模破坏命名文化的因素,在于:1940年代中期-1950年代,国民政府(中华民国政府)借由《修正台湾省人民回复原有姓名办法》、《姓名条例》及《姓名条例施行细则》(1953年公布实施)等强制性法源依据,以“到府办理”的强迫方式,将归籍户政的台湾原住民,全部以“任意分配”方式改为汉姓汉名。也就是,以汉姓姓氏为主、“国语辞典或辞源、辞海、康熙等通用字典中所列有之文字”为名字命名准则的该户政姓名登记命名实务,其台湾原住民姓氏更动,普遍以户政人员及户政单位任意分配为主。因未臻详细规划与订定相关细则,1950年代期间,台湾原住民族群间大量出现了以“高”(取名依据来自高山族)、“潘”(河流+番)、汤(河川)、杨(大树)、石(山川)、巫(女神)的新姓氏不合理现象,也造成因为不知情情况下的“友亲”(近亲联姻)困扰。
  因普遍未征求登记命名者的此命名方式涉及命名文化衰落,1980年代中期之后,恢复台湾原住民命名规则与振兴台湾原住民命名文化成为该运动主轴之一。他们认为1758年“普赐汉姓”行为之后不过250年,平埔族群已近消失,如果台湾原住民藏起自己真正名字,台湾各族原住民将与平埔族相同被汉化灭绝。他们也认为诸如Bunun、Cou、Paiwan等原住民姓氏的存在,更有足以珍惜的丰富多元的象征意义。
1980年代中期,台湾解严与政治风气改变。经过多次抗议陈情及法规研拟后,台湾原住民命名文化受到台湾各界重视。1995年,中华民国政府大幅修正《姓名条例》及《姓名条例施行细则》,除了允许台湾原住民“回复原住民姓名”,不再强制拥有汉人姓名之外,也详列规定台湾原住民所采姓名中文译名除了“国语辞典或辞源、辞海、康熙等通用字典中所列有之文字”外,得依“传统姓名之罗马拼音”与汉译原住民传统名字并列登记。虽因为怕受到异样眼光等因素,该换名登记者并不踊跃,至2007年1月止,约10万名台湾原住民间,仅达千人左右。
  为此,台湾政府推出“原住民族回复暨使用传统姓名三年计划”、“原住民族回复暨用传统姓名单一窗口计划”,不过,部分台湾原住民仍认为该计划无助振兴命名文化。他们认为推动“以罗马拼音书写名字”、义务教育各阶段课本纳入原住民族各族命名方式介绍、“户政事务所办理原住民身分认定及登记作业流程”行政手续修正及简化回复传统名字手续等积极作为才能真正振兴该命名文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